制冷空調行業產品品種繁多,根據中國制冷空調工業協會統計分類方法,空調行業依照用途不同可分為家用空調、中央空調、冷凍冷藏設備、車用空調等。
中央空調又稱集中式空調和半集中式空調,是一種通過主機集中提供熱源或冷源,并根據設計要求向不同房間輸送冷量或熱量的復雜控制系統。中央空調系統主要包括中央空調主機、末端設備以及相關的配套設備。中央空調主機為產生冷熱源的設備,主要包括活塞式冷水機組、螺桿式冷水機組、離心式冷水機組、溴化鋰吸收式冷熱水機組,風冷式冷熱水機組、水源熱泵機組和工商用單元式空調機組等。中央空調末端設備為將冷熱源轉化為冷熱風并進行相關空氣處理的設備,主要包括組合式空調機組、風機盤管等。中央空調主機、末端(組合式空調機組和風機盤管)、水管、風管、冷卻塔、閥門等共同組成了中央空調系統。根據中央空調主機壓縮機的類型和工作原理的不同,中央空調主機又可分為螺桿式、離心式、活塞式、溴化鋰吸收式。
根據中央空調所需能源的不同,即可分為用熱型中央空調和電制冷型中央空調。用熱型指通過燃油、燃煤、燃氣產生熱能使中央空調機組正常工作,包括直燃型溴化鋰吸收式冷熱水機組和蒸汽/溫水型溴化鋰吸收式冷熱水機組。用電型是指通過電能使中央空調機組正常工作,包括螺桿式、活塞式、離心式等其他電制冷型的中央空調機組。用熱型中央空調一般應用于燃油、燃氣、燃煤供應充足、成本較低,且電力較為緊缺或用電成本相對較高的地區,電制冷型中央空調的應用區域則與之相反。
根據中央空調冷熱負荷輸送介質的不同可分為全空氣式系統、全水系統、空氣—水系統、冷劑系統四種類型。全空氣系統是指冷熱負荷全部由經處理的空氣來承擔,全水系統的特點在于其風機盤管不加新風,空氣—水系統的特點是其風機盤管加新風,冷劑系統是指制冷的蒸發器直接放在室內吸收熱濕負荷。

《中央空調常用數據計算速查與節能新技術實用手冊》
篇 最新相關標準規范
通風機能效限定值及節能評價值 GB 19761—2005
單元式空氣調節機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級GB l9576—2004
房間空氣調鈴器能效限定位及能源效率等級GB 12021.3—2004
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沒計規范GB 50019—2003
第二篇 中央空調、商用空調與空調系統
章 中央空調與商用空調
第二章 空調風系統與風管道
第三章 空調風口與風閥
第四章 新風與排風
第五章 中央空調的氣流組織
第六章 加濕與除濕
第七章 變風量系統
第三篇 制冷機房與空調水系統
章 制冷機房
第二章 空調水系統與水管道
第三章 宅調水系統管件與閥門
第四章 變水量系統
第四篇 空調設計參數、冷負荷與空調設備
章 空調設計參數
章 冷負荷計算基礎數據
第三章 冷負荷計算與冷指標估算
第四章 空調機組
第五章 風機盤管與新風機組
第五篇 電動壓縮式制冷、蓄冷與熱泵
章 壓縮式制冷常用數據
第二章 活塞式、螺桿式、離心式、渦旋式制冷壓縮機與冷水機組
第三章 冰蓄冷與水蓄冷
第四章 熱泵
第六篇 吸收式制冷與吸收式熱泵
章 溴化鋰吸收式制冷常用綜合數據
第二章 蒸汽型溴冷機與熱水型澳冷機
第三章 直燃型溴冷水機
第四章 煙氣型溴冷機、氨水吸收式制冷機及吸收式熱泵
第七篇 制冷空調系統輔助設備及減振、消聲與監控
章 制冷空調系統輔助設備
第二章 振動與減振
第三章 噪聲與消聲
第四章 中央空調系統的監測與控制
第八篇 空氣凈化與潔凈空調系統
章 空氣凈化
第二章 初、中、高效與亞高效過濾器
第三章 沽凈空調系統的設計與施工
第九篇 制冷空調新技術、新設備
章 低溫送風宅調系統與大溫差空淵系統
第二章 置換通風
第三章 空調熱叫收與空氣換熱器
第四章 冷熱電聯產與冷卻塔供冷
第十篇 空氣調節與中央空調裝置
章 濕空氣的組成和性質
第二章 空調的負荷計算
第三章 空氣調節系統
第四章 空氣的熱濕處理
第五章 空調房間的氣流組織
第六章 空氣凈化和空調系統的消聲、減振
第七章 制冷壓縮機
第八章 制冷設備
第九章 離心泵與中央空調水系統
第十章 窄凋系統的自動控制
第十一篇 中央空調變流量控制節能技術
章 現代建筑與建筑節能
第二章 中央空調變流量節能原理與實現方法
第三章 中央空調系統控制與節能技術概述
第四章 中央空調系統基本技術原理
第五章 中央空凋自動控制系統
第六章 變頻調速技術
第七章 集中式中央空調節能控制系統
第八章 分布式中央空調節能控制系統
第十二篇 中央空調節能新技術及其應用
章 制冷原理
第二章 空調原理
第三章 傳熱學基本理論
第四章 智能控制基本理論
第五章 變制冷劑流量多聯分體式空調技術
第六章 氣流組織技術
第七章 變風量空調技術
第八章 低溫送風技術
第九章 環境熱源熱泵技術
第十章 電機及驅動技術
第十一章 冰蓄冷技術
第十二章 樓宇自動化技術
第十三章 微生物污染防治技術
第十四章 空氣品質處理技術
|